把薪助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把:握住;薪:柴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患,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事态扩大。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2回:“今求军马钱粮,切不可与。如若相助,是把薪助火也。”
基础信息
拼音bǎ xīn zhù huǒ
注音ㄅㄚˇ ㄒ一ㄣ ㄓㄨˋ ㄏㄨㄛˇ
感情把薪助火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方法错误。
近义词抱薪救火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手下留情(意思解释)
- 条条大路通罗马(意思解释)
- 罗掘一空(意思解释)
- 疑邻盗斧(意思解释)
- 堂堂一表(意思解释)
- 前瞻后顾(意思解释)
- 荒淫无耻(意思解释)
- 乌合之众(意思解释)
- 臭名远扬(意思解释)
- 大包大揽(意思解释)
- 遗形藏志(意思解释)
- 临危受命(意思解释)
- 珠宫贝阙(意思解释)
- 古色古香(意思解释)
- 稳操胜券(意思解释)
- 将寡兵微(意思解释)
- 吴下阿蒙(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释)
- 珍楼宝屋(意思解释)
- 断织劝学(意思解释)
- 闲情逸趣(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地丑德齐(意思解释)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释)
- 足不出门(意思解释)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释)
- 繁荣富强(意思解释)
※ 把薪助火的意思解释、把薪助火是什么意思由文户修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因材施教 |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进行;教:教育。根据学习的人的不同志趣、资质来进行不同的教育。 |
| 彬彬有礼 | 彬彬: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形容文雅而有礼貌。 |
| 齐头并进 | 几支队伍并行前进。也指几个事情同时展开。 |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 患难与共 |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
| 存而不议 | 存:保留;议: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
| 杜绝言路 | 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
| 动荡不定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 疙里疙瘩 | 文字不通畅,物体不平滑很粗糙。 |
| 仰屋著书 |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 故步不离 | 故步:旧的步法。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 闭关自守 | 守:防守。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
| 有权有势 | 势:地位和权力。既有权力,又有地位。 |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 作乱犯上 | 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 妻儿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
| 钻木取火 |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 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 举止娴雅 |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
| 无影无踪 |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 妙语连珠 |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
| 过门不入 |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