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庸针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砭:古代治病用的石针,治疗。救治凡庸鄙陋。
出处清 龚炜《巢林笔谈 双忠寺碑文》:“其论足以扶教维风,其文足以砭庸针俗,卓识大力,一空当世作者。”
基础信息
拼音biān yōng zhēn sú
注音ㄅ一ㄢ ㄩㄥ ㄓㄣ ㄙㄨˊ
繁体砭庸針俗
感情砭庸针俗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针对时局采取对策。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在此一举(意思解释)
- 支支吾吾(意思解释)
- 横眉冷对千夫指(意思解释)
- 无妄之灾(意思解释)
- 快马加鞭(意思解释)
- 僧多粥少(意思解释)
- 一时一刻(意思解释)
- 黄台之瓜(意思解释)
- 浪费笔墨(意思解释)
- 玩世不恭(意思解释)
- 学而时习之(意思解释)
- 名重一时(意思解释)
- 肝胆欲碎(意思解释)
- 连编累牍(意思解释)
- 饿虎吞羊(意思解释)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释)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释)
- 见危致命(意思解释)
- 吃不了兜着走(意思解释)
- 己溺己饥(意思解释)
- 乳臭未干(意思解释)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释)
- 绘声绘影(意思解释)
- 孝子贤孙(意思解释)
- 胜友如云(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刻不容缓(意思解释)
- 立地书橱(意思解释)
※ 砭庸针俗的意思解释、砭庸针俗是什么意思由文户修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疚心疾首 | 疚:久病,忧虑。因歉疚而内心不安。心中不安,头痛脑胀。形容十分悲痛忧愁或不安。 |
| 释车下走 | 释:放下,放开。下车徒步跑。形容遇事不冷静。 |
| 防患于未然 |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
| 饥肠辘辘 | 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
| 半吊子 |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
| 供不应求 |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 海底捞月 | 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
| 鬼头鬼脑 |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 妻儿老少 | 见“妻儿老小”。 |
| 冲锋陷阵 |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 将夺固与 |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 败德辱行 | 败坏道德和操守。 |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
| 饿殍遍野 |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
|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
| 饿殍满道 |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
| 打开天窗说亮话 | 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 |
| 寒木春华 | 寒木不凋,春华吐艳。比喻各具特色。 |
| 井中视星 | 从井里看天上的星星。比喻眼光短浅,见识狭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