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闻强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闻:见闻;识:记。见闻学识广博;记忆力强。也作“博闻强记”、“博闻强志”。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例子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博闻强识的学者。
基础信息
拼音bó wén qiáng zhì
注音ㄅㄛˊ ㄨㄣˊ ㄑ一ㄤˊ ㄓˋ
繁体博聞強識
正音“强”,不能读作“jiàng”。
感情博闻强识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辨形“识”,不能写作“志”。
辨析博闻强识和“见多识广”;都含有“见识广”的意思。不同在于同样表示见识广;博闻强识偏重在知识面宽;只用于书面语;“见多识广”偏重在阅历多;也用于口语。博闻强识含有“记忆力强”的意思;“见多识广”没有。
近义词博学多才、博古通今、博览群书
反义词不学无术、孤陋寡闻
英语have wide learning and a retentive memory
日语広く物事を聞き知って,多く記憶に留める,(博闻强志 ともいう)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大名鼎鼎(意思解释)
- 大惑不解(意思解释)
- 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解释)
- 雪兆丰年(意思解释)
- 大树将军(意思解释)
- 一文不名(意思解释)
- 极重不反(意思解释)
- 没里没外(意思解释)
- 半路出家(意思解释)
- 直捣黄龙(意思解释)
- 行不顾言(意思解释)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释)
- 国无宁日(意思解释)
- 奇货可居(意思解释)
- 胜友如云(意思解释)
- 闲情逸致(意思解释)
- 公子哥儿(意思解释)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引领翘首(意思解释)
- 草满囹圄(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薪尽火灭(意思解释)
- 过甚其词(意思解释)
- 色厉内荏(意思解释)
- 冒失鬼(意思解释)
- 悲不自胜(意思解释)
※ 博闻强识的意思解释、博闻强识是什么意思由文户修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经明行修 | 旧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 |
| 浇风薄俗 | 指社会风气轻浮庸俗。 |
| 阿世取容 | 阿世:曲意迎合世俗;取容:博得别人的欢心。迎合世俗,取悦于人。 |
| 陌路相逢 | 与陌生人相遇在一起。 |
| 鉴影度形 | 观察揣度人的形迹。 |
| 想望丰采 | 见“想望风采”。 |
| 物腐虫生 | 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比喻祸患的发生,总有内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别人才能乘机打击。 |
| 杨柳依依 | 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
| 惜指失掌 |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
| 群龙无首 | 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
| 野没遗贤 | 见“野无遗贤”。 |
| 不费吹灰之力 |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
| 同心合力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 唯物主义 |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
| 古色古香 |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
| 归十归一 | 谓有条有理。 |
| 归马放牛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 见危致命 | 见“见危授命”。 |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 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 螓首蛾眉 | 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眉细而长。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 粉墨登场 |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
| 前仆后继 |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
| 妙语连珠 |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
| 败德辱行 | 败坏道德和操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