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歜羊枣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据传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鲁曾点嗜羊枣。后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
出处宋 苏轼《答李端叔书》:“不肖为人所僧,而二子独喜见誉,如人嗜昌歜羊枣,未易诘其所以然者。”
例子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三子皆鸿生硕彦,目无古今,乃昌歜羊枣,异代同心,何哉?”
基础信息
拼音chāng zàn yáng zǎo
注音ㄔㄤ ㄗㄢˋ 一ㄤˊ ㄗㄠˇ
繁体昌歜羊棗
感情昌歜羊枣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个人所好。
近义词羊枣昌歜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手舞足蹈(意思解释)
- 倒果为因(意思解释)
- 空空荡荡(意思解释)
- 一夕一朝(意思解释)
- 颠沛流离(意思解释)
- 阿世取容(意思解释)
- 犀牛望月(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意思解释)
- 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解释)
- 群龙无首(意思解释)
- 以身试法(意思解释)
- 朝令夕改(意思解释)
- 极重不反(意思解释)
- 不费吹灰之力(意思解释)
- 亲上成亲(意思解释)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释)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释)
- 进锐退速(意思解释)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释)
- 拔茅连茹(意思解释)
- 十恶不赦(意思解释)
- 秽德垢行(意思解释)
- 黄耳传书(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家破人亡(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昌歜羊枣的意思解释、昌歜羊枣是什么意思由文户修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勤俭节约 | 指人勤于劳作而生活简单俭朴。 |
| 志满意得 | 志向实现,心满意足。 |
| 臭名远扬 |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 万马奔腾 |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
| 有权有势 | 势:地位和权力。既有权力,又有地位。 |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 视死如归 |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
| 饱食暖衣 |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
| 罪上加罪 | 指罪恶更为严重。 |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 生拉硬扯 |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
| 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 古里古怪 | 怪异、奇特。 |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 狂风暴雨 |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
| 为虎作伥 |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
| 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
| 无微不至 | 微:细微;至: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
| 天缘凑合 | 天缘:自然的机缘。旧时认为男女结成夫妻是天意所配合。也指事属巧合。 |
| 报雠雪恨 | 报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参见“报仇雪恨”。 |
| 不择手段 | 择:挑选;选择。不选什么手段。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