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山倾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声势很大,力量无比。
出处《后汉书·董卓传》:“及残寇乘之,倒山倾海,昆冈之火,自兹而焚,《版荡》之篇,于焉而极。”
例子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韩吏部上》:“东坡词气,倒山倾海,然亦未知琴。”
基础信息
拼音dǎo shān qīng hǎi
注音ㄉㄠˇ ㄕㄢ ㄑ一ㄥ ㄏㄞˇ
繁体倒山傾海
感情倒山倾海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声势浩大。
近义词排山倒海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坚强不屈(意思解释)
- 吸血鬼(意思解释)
- 志满意得(意思解释)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释)
- 秣马厉兵(意思解释)
- 言而无信(意思解释)
- 云天雾地(意思解释)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释)
- 半吊子(意思解释)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释)
- 不到黄河心不死(意思解释)
- 暴取豪夺(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经纬天地(意思解释)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释)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释)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立地书橱(意思解释)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释)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半新不旧(意思解释)
- 色厉内荏(意思解释)
- 家常便饭(意思解释)
- 张徨失措(意思解释)
- 骂骂咧咧(意思解释)
- 倒载干戈(意思解释)
- 现实主义(意思解释)
※ 倒山倾海的意思解释、倒山倾海是什么意思由文户修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皆大欢喜 | 皆:都。人人满意;全都高兴。 |
| 坐薪悬胆 | 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
| 穷年累世 | 形容时间长久。 |
| 喟然长叹 |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
| 掉以轻心 | 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 |
| 疙里疙瘩 | 文字不通畅,物体不平滑很粗糙。 |
| 高步阔视 | 同“高视阔步”。 |
| 抛砖引玉 |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
| 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 昂藏七尺 |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 以毒攻毒 | 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
| 雷霆万钧 |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
| 错落有致 |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
| 屡试不爽 | 屡次试验都不错。 |
| 雷大雨小 |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 千真万确 | 真:真实;确:确实。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
| 过甚其词 |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 沉鱼落雁 |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鱼下沉;使飞雁降落;不敢与之比美。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
| 是非曲直 |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 |
| 甘拜下风 |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认不如对方;表示真心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