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头称善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道:说;善:好。表示赞同。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6回:“陈雚以下众人,都点头称善。”
例子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91回:“必先主张,能将湘省收复,使南军稍惮声戚,方可再申和议,冯也点头称善。”
基础信息
拼音diǎn tóu chēng shàn
注音ㄉ一ㄢˇ ㄊㄡˊ ㄔㄥ ㄕㄢˋ
繁体點頭稱善
感情点头称善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赞成。
近义词点头道是、点头称是
反义词未置可否
英语nod and express approval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杯酒释兵权(意思解释)
- 期颐之寿(意思解释)
- 识文断字(意思解释)
- 经帮纬国(意思解释)
- 荒淫无耻(意思解释)
- 举重若轻(意思解释)
- 直截了当(意思解释)
- 肝胆欲碎(意思解释)
- 寿元无量(意思解释)
- 唯物主义(意思解释)
- 东扶西倒(意思解释)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释)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释)
- 急功近利(意思解释)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释)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释)
- 故态复萌(意思解释)
- 风风雨雨(意思解释)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意思解释)
- 精明强干(意思解释)
- 半新不旧(意思解释)
- 饿殍满道(意思解释)
- 势在必行(意思解释)
- 千里命驾(意思解释)
- 踉踉跄跄(意思解释)
- 倒载干戈(意思解释)
- 无所用心(意思解释)
- 角巾东路(意思解释)
※ 点头称善的意思解释、点头称善是什么意思由文户修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绿林豪客 | 绿林:西汉王匡、王凤为首的“绿林军”。指聚集山林、反抗官府的武装力量指伤害人民的群盗股匪。 |
| 合浦珠还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 辙鲋之急 | 辙鲋:陷在干涸车辙中的鲫鱼。比喻因厄迫身。 |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 箪瓢屡空 |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
| 压岁钱 | 过阴历年时长辈给小孩儿的钱。 |
| 来踪去迹 | 踪、迹:脚印。来去的踪迹;指人、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 空谷传声 |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立即可以听到回声。比喻很快有所反响。 |
| 九霄云外 | 九霄:天的最高处。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 |
| 野没遗贤 | 见“野无遗贤”。 |
| 快心满志 | 见“快心遂意”。 |
| 大失所望 |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 扬威耀武 | 见“扬威曜武”。 |
| 救经引足 |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
| 酒后茶余 |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 走南闯北 |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
| 度己失期 |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 |
| 风和日丽 |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
| 专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 结缨伏剑 | 结缨:系上帽带;伏剑:拔剑自刎。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 |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