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影知竿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睹:见;竿:竹竿。看见竹竿的影子就知道竹竿的长短曲直。比喻从侧面烘托可以显示事物。
出处清·刘熙载《艺概·诗概》:“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睹影知竿乃妙。”
基础信息
拼音dǔ yǐng zhī gān
注音ㄉㄨˇ 一ㄥˇ ㄓ ㄍㄢ
繁体覩影知竿
感情睹影知竿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看待事物。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反手可得(意思解释)
- 高耸入云(意思解释)
- 反哺之私(意思解释)
- 翻箱倒柜(意思解释)
- 罗掘一空(意思解释)
- 刑期无刑(意思解释)
- 外圆内方(意思解释)
- 八荒之外(意思解释)
- 杨柳依依(意思解释)
- 凤毛麟角(意思解释)
- 倒悬之危(意思解释)
- 半路出家(意思解释)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释)
- 危急关头(意思解释)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意思解释)
- 风俗人情(意思解释)
- 一鼻子灰(意思解释)
- 款学寡闻(意思解释)
- 室迩人遥(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前仆后继(意思解释)
- 踵武前贤(意思解释)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释)
- 进进出出(意思解释)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意思解释)
- 饿殍遍野(意思解释)
※ 睹影知竿的意思解释、睹影知竿是什么意思由文户修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音信杳无 | 没有一点消息。 |
| 齐头并进 | 几支队伍并行前进。也指几个事情同时展开。 |
| 默不做声 | 默:沉默。沉默不说一句话 |
| 凿壁借光 | 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
| 二八佳人 |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
| 寸步不离 | 寸步:极短的距离。一步也不离开。①形容两个人总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离很近;不离前后左右。 |
| 动荡不定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 挖空心思 |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 酒后茶余 |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 暴露无遗 |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
| 苟合取容 |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
| 华不再扬 |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
| 群山四应 |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
| 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
| 力屈道穷 | 屈:竭,穷尽;道:途径,办法;穷:尽。力量办法都已穷尽。 |
| 腹心相照 | 腹心:内心;照:映照,见。以真心相见。比喻彼此很知心,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
| 广开言路 | 尽量创造使人们能充分发表意见的条件。 |
| 随俗雅化 | 随着时俗风尚恰到好处地改变装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