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砣虽小压千斤的成语故事

拼音chèng tuó suī xiǎo yā qiān jīn
基本解释秤砣看来一小块却能压住千斤之重。比喻外表虽不引人注目,实际很起作用。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三十一回:“俗语云:尿泡虽大无斤两,秤砣虽小压千斤。”
暂未找到成语秤砣虽小压千斤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秤砣虽小压千斤)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举目无亲 | 唐 薛调《刘无双传》:“四海之广,举目无亲戚,未知托身之所。” |
| 犬牙交错 | 东汉 班固《汉书 中山靖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
| 排忧解难 | 邓小平《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各级党政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学校,倾听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呼声,为他们排忧解难。” |
| 困勉下学 | 清·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
| 端端正正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3回:“李逵端端正正朝上拜了三拜,心中想道:‘阿也!少了一拜!’” |
| 仁人义士 | 明·方孝孺《云敝赞》:“古之仁人义士,视刀锯如饮食。” |
| 脱白挂绿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今幸已脱白挂绿,何不且到丈人家里,与他们欢庆一番。” |
| 两面二舌 | 宋 司马光《涑水家仪》:“凡女仆两面二舌、虚饰迭谗者逐之。” |
| 门禁森严 |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林公馆门禁森严,进去不得。” |
| 病魔缠身 | 《辞海 词语分册下》:“(病魔)谓疾病缠身。” |
| 卖法市恩 | 元 白仁甫《梧桐雨》楔子:“某也惜你骁勇,但国有定法,某不敢卖法市恩。送你上京,取圣断,如何?” |
| 废然而反 | 战国·宋·庄周《庄子·德充符》:“我拂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 |
| 书空咄咄 | 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
| 一叶落知天下秋 | 《淮南子 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 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
| 坐以待旦 | 《尚书 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旁求俊彦。” |
| 仁义君子 | 《晋书·刑法志》:“戮过其罪,死不可生,纵虐于此,岁以巨计,此乃仁义君子所不忍闻,而况行之于政乎?” |
| 盲者得镜 | 《淮南子·人间训》:“盲者得镜,则以盖卮。” |
| 没精打彩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王夫人见宝玉没精打彩,也只当是金钏儿昨日之事,他好没意思的。” |
| 悠然神往 | 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读这一段,使我们悠然神往。” |
| 瓮天蠡海 |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引》:“稍为是正,瓮天蠡海,亡当大方。” |
| 全无忌惮 | 宋·朱熹《申尚书省状》:“其人凶暴贪婪,全无忌惮。” |
| 神圣工巧 | 《难经·神圣工巧》:“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
| 忽隐忽现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8回:“只见里面轻云冉冉,薄雾漫漫,远峰忽隐忽现,疏林旋露旋藏。” |
| 诫莫若豫 | 《国语·晋语一》:“诫莫若豫,豫而后给。” |
| 美女簪花 | 南朝 梁 袁昂《古今书评》:“卫常书,如插花美人,舞笑镜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