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钺一方的成语故事

拼音zhàng yuè yī fāng
基本解释杖钺:手持黄色大斧,表示威力。比喻掌握兵权或镇守一方。
出处《尚书·牧哲》:“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暂未找到成语杖钺一方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杖钺一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胡支扯叶 | |
| 积非成是 | 清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 原善序》:“治经之士,莫能综贯,习所见闻,积非成是,余言恐未足以振兹坠绪也。” |
| 诺诺连声 |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闪的我孤孤另另,说的话诞诞邓邓,俺也曾轻轻唤着,躬躬前来,喏喏连声。” |
| 局骗拐带 | |
| 见卵求鸡 | 《庄子 齐物论》:“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 |
| 兽心人面 |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时台中谓之语曰:侯知一不伏致仕,张琮自请起复……皆非名教中人,并是王化外物。兽心人面,不其然乎!” |
| 金口玉牙 | 晋 夏侯湛《抵疑》:“今乃金口玉音,漠然沉默。” |
| 镜分鸾凤 | 元·高明《琵琶记·临妆感叹》:“文场选士,纷纷都是才俊徒,少甚么镜分鸾凤。” |
| 德輶如羽 | 晋·张华《励志诗》:“仁道不遐,德輶如羽。求焉斯至,众鲜克举。” |
| 骨鲠在喉 | 清 袁枚《与金匮令书》:“仆明知成事不说,既往不咎,而无如闻不慊心事,如骨鲠在喉,必吐之而后快。” |
|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卷五十 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 |
| 痴心妄想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大凡人不做指望,到也不在心上;一做指望,便痴心妄想,时刻难过。” |
| 按图索骏 | 语出《汉书 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变已明矣。” |
| 判若水火 | 清 钱泳《履园丛话 谭诗 总论》:“沈归愚宗伯与袁简斋太史论诗,判若水火。” |
| 括目相待 | |
| 迂腐腾腾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8回:“依晚生看去,莫某人还不至于如此,不过头巾气太重,有点迂腐腾腾的罢了。” |
| 世情如纸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世情如纸,只有锦上添花,谁肯雪中送炭。” |
| 兴尽悲来 | 唐·王勃《滕王阁序》:“天高地迥,识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知盈虚之有数。” |
| 勾元提要 | 章炳麟《<正学报>缘起·例言》:“故撰录事迹,诠次法程,钩元提要,庶有取尔。” |
| 庙算如神 | 《清朝野史大观·两大文章》:“伏惟我皇上庙算如神,兵威丕振。” |
| 奔车朽索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
| 烘云托月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金圣叹批:“而先写张生者,所谓画家烘云托月之秘法。” |
| 生聚教训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
| 纤芥之失 |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春秋纪纤芥之失。” |
| 运筹帏幄 | 《唐大唐左屯卫将军姜行本勒石纪功碑》:“大总管运筹帏幄,继以中军,铁骑亘原野,金鼓动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