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雨的成语故事

拼音jí shí yǔ
基本解释指庄稼正需要雨水时下的雨。比喻适时的帮助。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8回:“如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
暂未找到成语及时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及时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随时随地 | 清·周中孚《郑堂札记》卷一:“游山诗有时地之异宜,随时随地,设色布景,否者皆陈言也。” |
| 无所适从 | 宋 姚宽《西溪丛语》:“观古今诸家潮之说者多矣……源殊派异,无所适从。” |
| 是古非今 | 东汉 班固《汉书 元帝纪》:“且儒雅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
| 循规蹈矩 | 宋 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
| 不相为谋 | 春秋 孔子《论语 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
| 筑室道谋 | 《诗经 小雅 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
| 交口称誉 |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诸公要人,争欲令我出门下,交口荐誉之。” |
| 狂风怒号 | 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
| 楚歌之计 | 《汉书·高帝纪下》:“扞刘邦呴围羽垓下。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知尽得楚地,羽与数百骑走,是以兵大败。” |
| 凡夫肉眼 | 《法华经》:“凡夫浅识,深著五欲。” 唐·玄奘译《赞弥勒四礼文》:“凡夫肉眼未曾识,为现千尺一金躯。” |
| 劈头劈脸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金二员外来亲近他时,被他劈头劈脸,抓有几个血痕。” |
| 有口皆碑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宝峰文禅师法嗣 太平安禅师》:“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
| 寸丝不挂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普愿禅师》:“师便问:‘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陆云:‘寸丝不挂。’” |
| 山栖谷隐 | 《魏书·肃宗纪》:“其怀道丘园,昧迹板筑,山栖谷饮,舒卷从时者,宜广戋帛,缉和鼎饪。” |
| 束缊还妇 | 宋·秦观《谢馆职启》:“束缊还妇,虽蒙假借之和;惩羹吹虀,尚虑谴诃之及。” |
| 程门度雪 | 清·金埴《不下带编》第一卷:“一架绳床共众同,坐虚使院仰清风。独惭三十无能立,难向程门度雪中。” |
| 救火拯溺 |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将以迎王师。” |
| 半疑半信 | 唐 元稹《古筑城曲》:“因兹请休和,虏往骑来过。半疑兼半信,筑城犹嵯峨。” |
| 方圆可施 | 《南齐书·沈宪传》:“补乌程令,甚著政绩。太守褚渊叹之,曰:‘此人方圆可施。’” |
| 唐临晋帖 | 明 陶宗仪《辍耕录 论诗》:“德机诗如何?曰:‘德机诗如唐临晋帖。’” |
| 丹心如故 | |
| 兴废存亡 | 明·汤显祖《南柯记·拜郡》:“问亲邻兴废存亡,叙风烟悲楚哀伤。” |
| 坐客无毡 | 唐·杜甫《戏简郑广文兼呈苏司业》:“才名三十年,坐客寒无毡。” |
| 怡性养神 | 明·李贽《读书乐》:“束书不观,吾何以欢?怡性养神,正在此间。” |
| 昭聋发聩 | 《天讨·望帝<四川讨满洲檄>》:“巴县邹烈士容首起大呼,昭聋发聩,正义浃乎寰宇,回响振乎栈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