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战栗栗的成语故事


战战栗栗

拼音zhàn zhàn lì lì

基本解释见“战战栗栗”。

出处《韩非子·初见秦》:“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战战栗栗的典故

钟繇的两个儿子钟毓、钟会少年时就有名气,魏文帝听说后就下令接见。文帝见钟毓脸上有汗问为什么?钟毓回答:“战战惶惶,汗出如浆。”文帝问钟会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道:“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文帝深为喜爱。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战战栗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见风是雨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他们做都老爷的,听见风就是雨,皇上原许他风闻奏事,说错了又没有不是的。”
悬崖勒马 元 郑德辉《智勇定齐》:“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
井井有条 荀况《荀子 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人命关天 元 关汉卿《拜月亭》:“召新郎更拣选,忒姻眷不得可将人怨。可须因缘数定,则这人命关天。”
洞若观火 明 林潞《江陵救时之相论》:“当以某辞入告,某策善后,勇怯强弱,进退疾徐,洞若观火。”
平流缓进 唐·白居易《泛小轮》诗:“船缓进,水平流,一茎竹篙剔船尾,两幅青幕幅船头。”
衰当益壮 唐李白《为赵宣城与杨右相书》:“衰当益壮,结草知归。瞻望恩光,无忘景刻。”
眼去眉来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说与你个聪明的奶奶,送春情是这眼去眉来。”
街头巷尾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太子道一禅师》:“曰:‘如何是学人转身处?’师日:‘街头巷尾。’”
事不关己 《曹雪芹别传》:“当时的风气是谨言慎行,少发议论,事不关己,不必打听,因此对这一次大征战的命将出师,一直不甚了了。”
洗雪逋负 《后汉书·段颎传》:“洗雪百年之逋负,以慰忠将之亡魂。”
束身自爱 清·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第一章:“稍束身自爱者,不敢逸于常轨,以蒙青史之诛。”
反骄破满 《人民日报》1983.11.15:“市有关领导要求各企业反骄破满,把主要精力从增加产品数量转移到主要抓提高产品质量、搞好产品更新换代和新产品开发上来,增产国内外市场畅销产品。”
溯流徂源 宋·周密《齐东野语·道学》:“其能发明先贤旨意,溯流徂源,论著讲介卓然自为一家者。”
朝不谋夕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5回:“这么一把年纪,死期也要到快了,才闹出个朝不谋夕的景况来;不饿死就好了,还望翻身么!”
一丁不识 《旧唐书 张弘靖传》:“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
高世之智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威烈王二十三年》:“臣光曰: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
一画开天
一字不易 《新唐书 文艺传中 孙逖》:“而逖尤精密,张九龄视其草,欲易一字,卒不能也。”
丰取刻与 荀况《荀子 君道》:“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以无度取于民。”
持久之计 《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
自今已往 《莲池伤足自规》:“自今已往,得一时筋骨轻安,行坐随意,即当思及六道众生苦恼,一心正念。自今已往,虽有人恶骂加我者,非言谤我者,乃至批我颊者,唾我面者,悉顺受之,一心正念。”
晓行夜宿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但愿你晓行夜宿无辞惮。”
疑事无功,疑行无名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臣闻之:疑事无功,疑行无名。”
雪耻报仇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