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比陶卫的成语故事

拼音fù bǐ táo wèi
基本解释陶:陶朱公,春秋越国大夫范蠡;卫:商鞅。形容非常富有。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裂地定封,富比陶卫。”
暂未找到成语富比陶卫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富比陶卫)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阿世取容 |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至叔孙通,则正以曲学阿世取容,非重其能定朝仪,知典礼也。” |
| 照葫芦画瓢 | 宋·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
| 噤若寒蝉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
| 惊天动地 | 唐 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
| 身先士卒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 |
| 迫在眉睫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
| 通幽动微 | 《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推五岳即须臾,制约宇宙,造化之内,无人可皆,通幽动微。” |
| 双斧伐孤树 | 《元史·阿沙不花传》:“而惟曲蘖是耽,妃姬是好,是犹双斧伐孤树,未有不颠仆者。” |
| 才高意广 | 明 胡震亨《唐音癸签》:“大抵才高意广,如孔北海(孔融)之徒。” |
| 走投没路 |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你如今走投没路。我和你去李家叔叔讨口饭儿吃咱。” |
| 说来道去 | 周立波《桐花没有开》:“一大伙人,你一句,我一句,说来道去,搞得好几个生产组长也五心不定,都不开口了。” |
| 片鳞只甲 |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昔惟闻海上诸君子传,传诵其诗,有‘入市无屠狗,骄人让沐猴’之句,深以片鳞只甲为憾。” |
| 于今为烈 | 鲁迅《华盖集 论辩的魂灵》:“党同伐异之风,于今为烈。” |
| 永矢弗谖 | 《诗经 卫风 考盘》:“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
| 虎咽狼餐 | 元·无名氏《耍孩儿·拘刷行院》:“虎咽狼餐胜似趁熟,酄得十分透。” |
| 褒贬与夺 | 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比方伦匹,未必当允,而褒贬与夺,或失准格。” |
| 只鳞片甲 | 鲁迅《<艺术论>译本序》:“这里的三篇信札体的论文,便是他的这类著作的只鳞片甲。” |
| 如梦初觉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信陵君如梦初觉,再拜称谢。” |
| 飘然欲仙 | 宋·邓牧《伯牙琴·续补·自陶山游云门》:“奇诡万状,使人飘然欲仙,不知在人间世。” |
| 迈越常流 | 唐·柳宗元《为裴中丞上裴相贺破东平状》:“阁下挺拔英气,迈越常流,独契圣谟,以昌鸿业。” |
| 访贫问苦 | 郭寿《迷路记》:“平地春雷响,来了共产党,访贫问苦下了乡,介梅见太阳。” |
| 鸷鸟不双 | 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猛兽不群,鸷鸟不双。” |
| 嚣风遂行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二年》:“庶僚百位,专断于一司,于是嚣风遂行,不可抑止。” |
| 汤饼之会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三朝洗儿,曰汤饼之会;周岁试周,曰睟盘之期。” |
| 探骊获珠 | 《古今诗话·探骊获珠》:“四人探骊,子先获珠,所余麟角,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