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疑半信的成语故事


半疑半信

拼音bàn yí bàn xìn

基本解释有点怀疑,又有点相信。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出处唐 元稹《古筑城曲》:“因兹请休和,虏往骑来过。半疑兼半信,筑城犹嵯峨。”


暂未找到成语半疑半信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半疑半信)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竹竿打到底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我爷娘当初把我嫁给王押司,只指望一竹竿打到底,不想半路相抛。”
紫气东来 汉 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涣汗大号 《易·涣》:“九五,涣汗其大号。”孔颖达疏:“人遇险厄惊怖而劳,则汗从体出,故以汗喻险厄也。九五处尊履正,在号令之中,能行号令以散险厄者也。”
新来乍到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好大胆丫头!新来乍到,就恁少条失教的,大刺刺对着主子坐着。”
深厉浅揭 《诗经 邶风 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
聊以塞责 清 曹雪芹《红楼梦》:“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姐妹辈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
传檄而定 《史记·淮阴侯列传》:“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荒诞无稽 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那个神字,原是野蛮世界拿出来哄着愚人的话,如今科学大明,这些荒诞无稽的谬说,那里还能立足呢?”
阐幽明微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孝子》:“司风教者,重务良多,无暇彰表,则阐幽明微。”
风魔九伯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五卷:“休怪!我曾见风魔九伯,不曾见这般个神狗乾郎在。”
北道主人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邓晨传》:“光武曰:‘伟卿(邓晨)以一身从我,不如以一郡为我北道主人。’”
千锤打锣,一锤定声 李文亢《婚事》:“千锤打锣,一锤定声,最后还是中祥开了腔。”
摧刚为柔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上乃赦季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时。”
竹马之交 唐 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匹夫之勇 《国语 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金人三缄 《孔子家语 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不足挂齿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叔孙通传》:“此皆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七穿八穴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45卷:“有时十字街头七穿八穴。”
腹热肠慌
引商刻角 西汉·刘向《新序·杂事一》:“引商刻角,杂以流徵。”
请先入瓮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则说老夫请先入瓮。”
随才器使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1回:“或奔驰,或偷骗,各有偏长,真是随才器使。”
粗有眉目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7回:“办理粗有眉目,即回京复命去了。”
罚弗及嗣 《尚书·大禹谟》:“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
还年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