枘凿冰炭的成语故事

拼音ruì záo bīng tàn
基本解释比喻事物尖锐对立,互不兼容。参见“枘凿方圆”。
出处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十二 顾欢论道佛二家》:“愚谓欢所引道经颇确,老子子即佛,本是一人,故无二法……惟与吾儒,则如枘凿冰炭之不相合耳。”
暂未找到成语枘凿冰炭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枘凿冰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顾内之忧 | 《宋史·李处耘传》:“赏厚则人无顾内之忧,恩深则士有效死之志。” |
| 穷奢极欲 | 《汉书 谷永传》:“穷奢极欲,湛湎荒淫。” |
| 水满金山 | 鲁迅《坟·论雷峰塔的倒掉》:“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寻夫,于是就水满金山。” |
| 应刃而解 | 梁斌《播火记》:“虽然有好多问题事先没有商量,有朱老忠在,也就应刃而解了。” |
| 游刃有余 | 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 逼良为娼 | 《文汇报》1989.5.28:“反映逼良为娼的文艺作品,从古到今可谓车载船装,数不胜数。” |
| 败于垂成 | 宋 无名氏《释常谈 败于垂成》:“凡事欲成却不成,谓之败于垂成。” |
| 一张一弛 | 西汉 戴圣《礼记 杂记下》:“张而不驰,文武弗能也;驰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
| 有我无人 | 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二回:“[朱温]到了难星已过,依然趾高气扬,有我无人。” |
| 下榻留宾 | 南朝·梁·沈约《和谢宣城》诗:“宾至下尘榻,忧来命绿樽。” |
| 横眉立目 | 老舍《茶馆》第一幕:“三三两两的打手,都横眉立目,短打扮,随时进来往后院去。” |
| 聪明能干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圣人说,人生少时,心思才力,样样聪明能干,实在是可怕的。” |
| 光芒四射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一回:“仔细一瞧,不是那粒晶莹闪烁光芒四射的红珠是什么?” |
| 恶事行千里 |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士君子得不戒之乎?” |
| 西方净土 | 唐 李白有《金银泥画西方净土变相赞》诗。 |
| 阿谀谄佞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9回:“这人虽读经书,却是阿谀谄佞之徒,心地匾窄,只要嫉贤妒能,胜如己者害之,不如己者弄之,专在乡里害人。” |
| 飘风骤雨 | 《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
| 色胆迷天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吴氏经过儿子几番道儿,也该晓得谨慎些,只是色胆迷天,又欺他年小,全不照顾。” |
| 下乔木入幽谷 | 《孟子·滕文公上》:“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幽谷者。” |
| 虎体熊腰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为首一将,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吴郡富春人也,姓孙,名坚,字文台,乃孙武子之后。” |
| 险遭不测 | |
| 正道坦途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6回:“总之,再不走荆棘,这边就是茂林修竹;再不踏确荦,这边便是正道坦途。” |
| 回瞋作喜 |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徐氏一见知心人,回瞋作喜。” |
| 舞文巧法 | 汉·王充《论衡·程材》:“长大成吏,舞文巧法,徇私为己,勉赴权利。” |
| 移山跨海 |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诸子》:“《列子》有移山跨海之谈,《淮南》有倾天折地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