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不绝的成语故事

拼音tāo tāo bù jué
基本解释滔滔:水流滚滚;连续不断的样子。像水流一样不间断。比喻话多而又流畅。
出处五代 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滔滔不绝的典故
唐朝时期,中书侍郎张九龄负责吏部选拔人才,他主张不循资格用人,设十道采访使,受到皇帝的赞许。他不但能很好地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而且是有才的诗人。他能言善辩,每当谈论经书时总是滔滔不绝,像下阪走丸一样毫无阻碍。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滔滔不绝)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香草美人 | 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灵修、美人,以譬于君。” |
| 无中生有 | 先秦 李耳《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 广种薄收 | 明·康海《秋兴次前韵》:“凭着这广种薄收百亩庐,有甚踌躇?” |
| 雄辩高谈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却说安老爷的话,一层逼进一层,引得邓九公雄辩高谈,真情毕露。” |
| 事与原违 | |
| 言近指远 | 语出《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孙奭疏:“言辞之近而指意远者,乃为善言者也。” |
| 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 | 张恨水《啼笑姻缘》续集第八回:“她这两句话,问得沈国英很感到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 |
|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 《陈书 虞荔传》:“夫安危之兆,祸福之机,匪独天时,亦由人事。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以明智之士,据重位而不倾,执大节而不失,岂惑于浮辞哉?” |
| 聊以塞责 | 清 曹雪芹《红楼梦》:“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姐妹辈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 |
| 展土开疆 | 元·尚仲贤《三夺槊》第一折:“谁不曾忘生舍死,谁不曾展土开疆!” |
| 鞍马劳倦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实不相瞒太公说:老母鞍马劳倦,昨夜心痛病发。” |
| 蹈节死义 | 《晋书·元帝纪》:“惟有蹈节死义,以雪天下之耻,庶赎斧钺之诛。” |
| 风起水涌 | 宋·苏轼《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
| 睡眼朦胧 | 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又不是采莲女拨棹声,又不是捕鱼叟鸣榔动,惊的那夜眠人睡眼朦胧。” |
| 入情入理 | 明 张岱《陶庵梦忆 柳敬亭说书》:“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 |
| 闭门合辙 | 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八:“山谷云:东坡墨戏,水活石润,与予草书三昧,所谓闭门合辙。” |
| 人急偎亲 |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常言道人急偎亲我稍知。” |
|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我养军千日,用军一时,空有满朝文武,那一个与我退的番兵。” |
| 应答如流 | 《晋书 张华传》:“华应对如流,听者忘倦。” |
| 恫疑虚喝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苏秦列传》:“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也。是故洞疑虚喝,骄矜而不敢进。” |
| 诞罔不经 | 《扫迷帚》第九回:“辟辟实实,由光明正大一路去,把一切诞罔不经之事,付诸一笑,那就不负我今日一番饶舌了。” |
| 茅庐三顾 | 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便想这茅庐三顾到南阳。” |
| 狼顾麕惊 | |
| 邀功希宠 | 明·王琼《双溪杂记》:“苟以迎驾为名,自可邀功希宠。” |
| 养生丧死 |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养生丧死无撼,王道之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