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途同归的成语故事

拼音shū tú tóng guī
基本解释殊:不同的。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出处《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暂未找到成语殊途同归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殊途同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谋臣猛将 | 《晋书·石崇传》:“先帝决独断之聪,奋神武之略,荡灭逋寇,易于摧枯。然谋臣猛将,犹有致思竭力之效。” |
| 犯上作乱 |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
| 悬崖峭壁 | 唐 刘长卿《望龙山怀道士许法棱》:“悬崖绝壁几千丈,绿萝袅袅不可攀。” |
| 竭力虔心 | 南朝梁·萧衍《游钟山大爱敬寺》诗:“始得展身敬,方乃遂心虔。” |
| 浮称流说 | 西汉·刘安《淮南子·要略》:“故为之浮称流说其所以能听,所以使学者孳孳以自几也。” |
| 知无不言 | 《魏书 崔光传》:“臣之愚识,知无不言。” |
| 走马灯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3回:“试看旋转烽烟里,真似元宵走马灯。” |
| 餐霞饮瀣 | 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 质性》:“屈原忧极,故有轻举远游、餐霞饮瀣之赋。” |
| 兼容并蓄 | 明·方孝孺《复郑好义书》:“所贵乎君子者以能兼容并蓄,使才智者有以自见,而愚不肖者有以自全。” |
| 思如涌泉 | 《旧唐书 苏颋传》:“舍人思如涌泉,峤所不及也。” |
| 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8回:“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只是小心便是。” |
| 铸成大错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
| 云中白鹤 | 《三国志·魏志·邴原传》裴松之注引《原别传》:“邴君所谓云中白鹤,非鹑鷃之网所能罗矣。” |
| 持刀执棍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便有许多王孙公子要求娶他,又有些媒婆扯扯拽拽扶他上车,自己不肯去。一回儿又有盗贼劫他,持刀执棍的逼勒。” |
| 指冬瓜骂葫芦 | |
| 废文任武 | 《战国策·秦策》:“仍废文任武,缀甲历兵,效胜于战场。” |
| 三推六问 | 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三折:“有他娘子将小人告到官中,三推六问,吊拷绷扒,打的小人受不过,只得屈招了。” |
| 打马虎眼 | 老舍《骆驼祥子》:“待了会儿,他把钱拿起来:‘三十?别打马虎眼!’” |
| 差足自喜 | 鲁迅《书信集·致蒋抑卮》:“即归寓大啮,健饭如恒,差足自喜。” |
| 眼皮子薄 | |
| 造谋布穽 | |
| 绳愆纠缪 | 唐·柳宗元《谢李中丞安抚崔简戚属启》:“绳愆纠缪,列群肃澄之风。” |
| 形禁势格 | 宋·辛弃疾《美芹十论·观衅》:“逆亮自知形禁势格,巢穴迥遥,恐狂谋无成而窜身无所。” |
| 同力协契 | 《南史·宋纪·武帝》:“同力协契,所在蜂起。” |
| 不见圭角 | 宋·欧阳修《张子野墓志铭》:“遇人浑浑,不见圭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