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钵催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限时成诗。比喻诗才敏捷。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七步八叉,具有成例,古人击钵催诗,我要击钵了。”
例子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七步八叉,俱有成例,古人击钵催诗,我要击钵了。”
基础信息
拼音jī bō cuī shī
注音ㄐ一 ㄅㄛ ㄘㄨㄟ ㄕ
繁体撃鉢催詩
感情击钵催诗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限时成诗。
英语celebration of festive occasions by poet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五花大绑(意思解释)
- 沟满壕平(意思解释)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动荡不定(意思解释)
- 敏而好学(意思解释)
- 龙腾虎跃(意思解释)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释)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释)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释)
- 黄雀衔环(意思解释)
- 粗制滥造(意思解释)
- 欺善怕恶(意思解释)
- 刀耕火种(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无关紧要(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离奇古怪(意思解释)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热气腾腾(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释)
- 图穷匕见(意思解释)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释)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释)
- 薪尽火灭(意思解释)
※ 击钵催诗的意思解释、击钵催诗是什么意思由文户修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刚正不阿 |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
| 致远恐泥 | 致远:到达远方,比喻委以重任;泥:阻滞拘泥,难行。恐怕妨碍实现远大目标。比喻小技无补于大业。 |
| 百川归海 | 百川:泛指大小江河。所有江河最终都流入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
| 靡所底止 | 谓没有止境。 |
| 沟满壕平 | 形容饱满。 |
| 喟然长叹 |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
| 年少无知 | 年纪小,不懂事。 |
| 顿挫抑扬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 平淡无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
| 流离颠沛 |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 一哄而起 |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 异宝奇珍 | 珍异难得的宝物。 |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 念兹在兹 | 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
|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
| 时运亨通 | 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 风风雨雨 | 刮风下雨,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 |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 暴露无遗 |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
| 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
| 土生土长 | 当地生长的。 |
| 首尾两端 |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
| 振聋发聩 |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
| 牛星织女 | 即牛郎织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