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身自好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洁:沌洁;好:喜爱。保持自身的清洁;不同流合污。现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不关心大多数人的利益。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逃名》:“逃名,固然也不能说是豁达,但是去就,有爱憎,究竟总不失为洁身自好之士。”
例子他以作家、教授的身份、地位,洁身自好,有所不为,对国家的前途,忧心忡忡。(臧克家《老舍永在》)
基础信息
拼音jié shēn zì hào
注音ㄐ一ㄝˊ ㄕㄣ ㄗˋ ㄏㄠˋ
繁体潔身自好
正音“好”,不能读作“hǎo”。
感情洁身自好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辨形“洁”,不能写作“杰”。
辨析洁身自好和“明哲保身”;都指怕招惹是非。但洁身自好用作褒义时;偏重指不与世同流合污;用作贬义时;多指怕招惹麻烦。“明哲保身”用作褒义时;偏重指待人接物;十分明智;用作贬义时;多指怕犯错误或怕得罪人;是不讲原则的自由主义表现。
谜语洗澡;却嫌胭脂污颜色
近义词明哲保身
反义词同流合污
英语preserve one's purity
俄语замыкáться в гордом одиночестве
日语純潔(じゅんけつ)を守(まも)って悪に染まらないこと
德语sich eine weiβe Weste bewahren
法语garder sa dignité(faire attention seulement à ses affaires afin de ne pas se mêler de tout ennui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蠢蠢欲动(意思解释)
- 一塌糊涂(意思解释)
- 德容言功(意思解释)
- 举善荐贤(意思解释)
- 龙腾虎跃(意思解释)
- 纷乱如麻(意思解释)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释)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释)
- 悬石程书(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无影无踪(意思解释)
- 迷离惝恍(意思解释)
- 赤胆忠心(意思解释)
- 老牛舐犊(意思解释)
- 举目无亲(意思解释)
- 驰魂宕魄(意思解释)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意思解释)
- 发人深思(意思解释)
- 小巫见大巫(意思解释)
- 冠履倒易(意思解释)
- 对牛弹琴(意思解释)
- 黯然神伤(意思解释)
- 泣不成声(意思解释)
- 脑瓜不灵(意思解释)
- 诗书发冢(意思解释)
- 得天独厚(意思解释)
- 形而上学(意思解释)
- 掩人耳目(意思解释)
※ 洁身自好的意思解释、洁身自好是什么意思由文户修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三十而立 |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
| 身无分文 | 形容非常贫穷。 |
| 同病相怜 |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怜:怜惜。 |
| 鸥鸟不下 | 鸥鸟不愿飞下来。比喻察觉他人将伤害自己,加倍防范。 |
| 走马观花 | 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观察了解。走:跑。 |
| 生龙活虎 |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
| 气充志骄 | 谓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
| 学而时习之 |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
| 昂首挺胸 | 昂:仰;抬起;挺胸:挺起胸膛。仰着头;挺起胸膛。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 |
| 空谷传声 |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立即可以听到回声。比喻很快有所反响。 |
| 临危受命 |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
| 连编累牍 |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
| 喜新厌旧 |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 角巾素服 | |
| 作壁上观 |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
| 文山会海 |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 战战业业 | 戒慎畏惧貌。 |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 屦及剑及 |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
| 跃跃欲试 | 跃跃:急于要动的样子。心情急切地想试一试。形容对某事情非常有兴致;急切想试试。 |
| 出神入化 | 神:神妙;化:指化境;极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进入化境。形容技艺达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
| 振聋发聩 |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
| 广开言路 | 尽量创造使人们能充分发表意见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