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邦论道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出处《隋书 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
例子今朝喜得登廊庙,佐明君经邦论道,这都是辛苦中博来荣耀。《群音类选·<四德记·三元报捷>》
基础信息
拼音jīng bāng lùn dào
注音ㄐ一ㄥ ㄅㄤ ㄌㄨㄣˋ ㄉㄠˋ
繁体經邦論道
感情经邦论道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披肝沥胆(意思解释)
- 先声夺人(意思解释)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释)
- 顾影弄姿(意思解释)
- 识字知书(意思解释)
- 语短情长(意思解释)
- 走南闯北(意思解释)
- 一鼻子灰(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少(意思解释)
- 十恶不赦(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扪心自问(意思解释)
- 闲情逸致(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爱毛反裘(意思解释)
- 斗转星移(意思解释)
- 阴阳怪气(意思解释)
- 魂飞天外(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欲速则不达(意思解释)
- 除恶务本(意思解释)
- 牛衣对泣(意思解释)
- 振聋发聩(意思解释)
- 黯然神伤(意思解释)
- 断子绝孙(意思解释)
- 报雠雪恨(意思解释)
- 纲举目张(意思解释)
※ 经邦论道的意思解释、经邦论道是什么意思由文户修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束手无策 | 策:办法。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
| 迩安远至 | 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政治清明。 |
| 多谋善虑 | 谋:谋划,策划;虑:思考。富于智谋,又善于思考。 |
| 打肿脸充胖子 |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
| 断断续续 | 不连续的,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 |
| 可想而知 | 想:推想。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 |
| 语短情长 |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
| 发号施令 |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
| 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 绘声绘影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 千真万确 | 真:真实;确:确实。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
| 骄傲自满 | 自高自大;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
| 暴露无遗 |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
| 哀兵必胜 |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
| 走过场 |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
| 聪明伶俐 |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
| 弥留之际 | 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危将死的状况;际:时候。病危将死的时候。 |
| 忠果正直 | 忠诚果断,持正刚直。 |
| 入文出武 | 称人兼备文武之才,入朝为文臣,出朝为将帅。 |
| 音容如在 | 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
| 纲举目张 | 纲;鱼网上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条理分明。 |
|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 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
| 按捺不住 | 按捺:抑制;克制。指激动、愤怒等感情无法抑制。 |
|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
| 炎黄子孙 | 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黄炎子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