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污含垢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纳:接受;垢:污秽。包藏容纳污秽的东西。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例子清·冯桂芬《上制洋器议》:“日本蕞尔小国尔,尚知发奋为雄。独我大国,将纳污含垢以终古哉!”
基础信息
拼音nà wū hán gòu
注音ㄋㄚˋ ㄨ ㄏㄢˊ ㄍㄡˋ
繁体納汙含垢
感情纳污含垢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纳污藏垢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手遮天(意思解释)
- 烽火连年(意思解释)
- 为民请命(意思解释)
- 力所能及(意思解释)
- 林下风致(意思解释)
- 白费心机(意思解释)
- 寸步不离(意思解释)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释)
- 抛砖引玉(意思解释)
- 闭关自守(意思解释)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释)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释)
- 珍楼宝屋(意思解释)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释)
- 珠还合浦(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意思解释)
- 双柑斗酒(意思解释)
- 密锣紧鼓(意思解释)
- 迷离惝恍(意思解释)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 刚愎自用(意思解释)
- 雅俗共赏(意思解释)
- 东道主(意思解释)
- 饿殍遍野(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意思解释)
- 辞喻横生(意思解释)
- 对牛弹琴(意思解释)
※ 纳污含垢的意思解释、纳污含垢是什么意思由文户修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
| 拨云见日 |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
| 不正之风 |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
| 泥牛入海 | 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掉。比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 |
| 所作所为 | 指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为。多指一些不好的行为。 |
| 鹤立鸡群 |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
| 旧地重游 | 重新来到曾经居住或游览过的地方。 |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
| 当机立断 | 面临紧急关头;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当:面临;断:决断。 |
| 不三不四 |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
| 肝胆过人 |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
| 快心满志 | 见“快心遂意”。 |
| 汗牛充栋 |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 命与仇谋 | 仇:仇敌。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形容命运不好,常遇挫折。 |
| 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 专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 互通有无 |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 款学寡闻 | 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
| 比众不同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 性命攸关 |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
| 如出一辙 |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
| 细水长流 |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