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跋后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毛传:“跋,躐;疐,跲也。老狼有胡,进则躐其胡,退则疐其尾,进退有难。”后以“前跋后疐”喻进退两难。
出处宋·司马光《言医官札子》:“今闻诊御脉者,常以十数,工拙相杂,是非混淆,发言进药,更相倚仗,前跋后疐,左瞻右顾。”
例子谭嗣同《报贝元征书》:“何至如中国前跋后疐,貌合神离,强遏自然之天乐,尽失自己之权利。”
基础信息
拼音qián bá hòu máo
注音ㄑ一ㄢˊ ㄅㄚˊ ㄏㄡˋ ㄇㄠˊ
繁体前跋后后
感情前跋后疐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进退两难。
近义词进退两难、跋前疐后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视同仁(意思解释)
- 举重若轻(意思解释)
- 劳民伤财(意思解释)
- 拂袖而去(意思解释)
- 敏而好学(意思解释)
- 安于现状(意思解释)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释)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释)
- 败俗伤风(意思解释)
- 将寡兵微(意思解释)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释)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释)
- 鬼头鬼脑(意思解释)
- 狭路相逢(意思解释)
- 孝子贤孙(意思解释)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释)
- 无影无踪(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释)
- 避俗趋新(意思解释)
- 举目无亲(意思解释)
- 止戈兴仁(意思解释)
- 面授机宜(意思解释)
- 材优干济(意思解释)
- 精兵强将(意思解释)
※ 前跋后疐的意思解释、前跋后疐是什么意思由文户修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祸绝福连 | 指灾祸消失,好运接连不断。 |
| 书通二酉 |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
| 遏恶扬善 | 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
| 上气不接下气 |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
| 径情直遂 | 径情:任意、随心;遂:成功地满足心愿。随着自己的意愿;顺利地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
| 卑谄足恭 | 卑:低下;谄:巴结奉承;足:音“巨”,过分;恭:恭顺。低声下气,阿谀逢迎,过分恭顺,取媚于人。 |
| 多多益善 | 益:更加;善:好。越多越好;不厌其多。 |
| 扫地出门 | 原指把一切杂物都扫出门去;室内干干净净;不留任何东西。后比喻全部家产都被处理;连人也被赶出家门。 |
| 损人不利己 |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 绳锯木断 |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
| 无时无刻 | 时、刻:时间;时候。没有一时一刻。 |
| 牛口之下 | 借指卑下的地位。 |
| 慷慨悲歌 |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
| 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 牛郎织女 | 牛郎织女是从牵牛星和织女星两个星名衍化而成的传统神话中的两个主角。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但跟牛郎结婚以后;就中断织锦;致使天帝震怒;责令分离;每年七夕准相会一次。现比喻夫妻长期分离。 |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 热气腾腾 |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
| 从天而降 | 天上掉下来的。 |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 狂风暴雨 |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
| 可有可无 |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