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不作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只是阐明前人的成说;自己并无创新之见。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例子这是春秋战国时常用的办法,都说述而不作,实在是自我作古。
基础信息
拼音shù ér bù zuò
注音ㄕㄨˋ ㄦˊ ㄅㄨˋ ㄗㄨㄛˋ
正音“不”,不能读作“bú”。
感情述而不作是贬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人。
辨形“作”,不能写作“做”。
谜语口试
近义词人云亦云、照本宣科
反义词独树一帜、别开生面
英语elaborate others' theory and not to creat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音信杳无(意思解释)
- 刚正不阿(意思解释)
- 力小任重(意思解释)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意思解释)
- 疑邻盗斧(意思解释)
- 又红又专(意思解释)
- 气充志骄(意思解释)
- 活蹦乱跳(意思解释)
- 春风风人(意思解释)
- 倒悬之危(意思解释)
- 苦口之药(意思解释)
- 悬崖勒马(意思解释)
- 古色古香(意思解释)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释)
- 绊脚石(意思解释)
- 狭路相逢(意思解释)
- 女扮男装(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画地为牢,议不入(意思解释)
- 倒裳索领(意思解释)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释)
- 叫苦连天(意思解释)
- 立地书橱(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斗转星移(意思解释)
- 足不出门(意思解释)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释)
- 屦及剑及(意思解释)
※ 述而不作的意思解释、述而不作是什么意思由文户修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明知故问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
| 二八佳人 |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
| 哀而不伤 | 哀:悲哀;伤:伤害;妨害;悲痛过分。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后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 |
| 喜新厌旧 |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话就说。 |
| 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 信以为真 |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吉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 束身受命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 人尽其才 |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 沉鱼落雁 |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鱼下沉;使飞雁降落;不敢与之比美。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
| 豁然开朗 |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
| 他山之石 |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
| 打开天窗说亮话 | 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 |
| 无恶不作 | 恶:坏事。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
| 勿谓言之不预 | 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表示事前已讲明白。 |
| 饱学之士 |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
| 恩重如山 |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
| 来因去果 | 指事情的来龙去脉。 |
| 专心致志 | 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
| 夺其谈经 | 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 |
| 久而久之 | 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
| 美食甘寝 | 甘:美好。吃得好,睡得香。形容生活舒适安逸。 |
| 颜骨柳筋 | 见“颜筋柳骨”。 |
| 黑眉乌嘴 | 眉头嘴脸都不干净。形容淘气、贪玩孩子的肮脏面容。 |
| 冰天雪地 | 冰雪漫天盖地。形容非常寒冷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