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一日三复”。
出处《孔子家语·弟子行》:“独居思仁,公言仁义。其于诗也,则一日三覆,白圭之玷,是宫绦之行也。”按,《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家语》本此。
基础信息
拼音yī rì sān fù
注音一 ㄖˋ ㄙㄢ ㄈㄨˋ
感情一日三覆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一日三复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朝思暮想(意思解释)
- 白费心机(意思解释)
- 过五关,斩六将(意思解释)
- 箪瓢屡空(意思解释)
- 凿壁借光(意思解释)
- 天涯海角(意思解释)
- 晓以大义(意思解释)
- 杜绝言路(意思解释)
- 陈言务去(意思解释)
- 空费词说(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意思解释)
- 抛砖引玉(意思解释)
- 识字知书(意思解释)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释)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释)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释)
- 无关紧要(意思解释)
- 家无儋石(意思解释)
- 心烦意乱(意思解释)
- 叫苦连天(意思解释)
- 家破人亡(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运筹帷幄(意思解释)
- 断章截句(意思解释)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足不出门(意思解释)
※ 一日三覆的意思解释、一日三覆是什么意思由文户修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轮扁斫轮 | 轮扁:春秋时齐国有名的的造车工人;斫轮:用刀斧砍木制造车轮。指精湛的技艺。 |
| 引鬼上门 | 比喻招来坏人。 |
| 绳锯木断 |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
| 兵荒马乱 |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
| 铁面无私 |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
| 苦口之药 | 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
| 万马奔腾 |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 生死有命 |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指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
| 国无宁日 |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
| 室迩人遥 | 见“室迩人远”。 |
| 胜友如云 |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 超然物外 |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 迷离惝恍 |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
| 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 无计可施 |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
| 闭门读书 |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