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而不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置:设置。对设置任命的官员放在一旁不再过问。指对事情不加过问。
出处宋·苏轼《汉文帝之行事有可疑者三》:“上林令吏之不材,而虎圈啬夫,才之过人者也,才者遗而不录,不才者置而不问,则事之不废坏者有几?”
基础信息
拼音zhì ér bù wèn
注音ㄓˋ ㄦˊ ㄅㄨˋ ㄨㄣˋ
繁体置而不問
感情置而不问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置之不理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青出于蓝(意思解释)
- 天旋地转(意思解释)
- 捻神捻鬼(意思解释)
- 经帮纬国(意思解释)
- 穷途潦倒(意思解释)
- 物腐虫生(意思解释)
- 损人不利己(意思解释)
- 杜绝言路(意思解释)
- 来踪去迹(意思解释)
- 平淡无奇(意思解释)
- 玉卮无当(意思解释)
- 苦口之药(意思解释)
- 反老还童(意思解释)
- 冠绝一时(意思解释)
- 语短情长(意思解释)
- 救经引足(意思解释)
- 倦鸟知还(意思解释)
- 祸国误民(意思解释)
- 骨肉之亲(意思解释)
- 画地为牢,议不入(意思解释)
- 令人作呕(意思解释)
- 举世无敌(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释)
- 散言碎语(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驾轻就熟(意思解释)
- 丰功伟绩(意思解释)
※ 置而不问的意思解释、置而不问是什么意思由文户修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怪诞不经 | 怪诞:离奇古怪;不经:不合常理。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
| 新仇旧恨 | 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 |
| 力小任重 | 能力小,负担重。犹言力不胜任。 |
| 满腹经纶 | 腹:肚子;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 |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 活蹦乱跳 | 欢蹦乱跳。 |
| 拭目以待 | 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 咄咄逼人 |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
| 万无一失 |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
| 姹紫嫣红 | 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
| 安步当车 | 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
| 危急关头 |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
| 进道若退 |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 吃不了兜着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
| 民不畏死 |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 异途同归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 胜友如云 |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 时不我待 | 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 刚愎自用 |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
| 精明强干 |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
| 老牛舐犊 |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