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述等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著述:编写的著作。写的书摞起来和自己的身高相等。形容著作极多。亦作“著作等身”。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自是以外,虽著述等身,声华盖代,总听其自贮名山,不得入此门一步焉,先圣之志也。”
例子伟烈君通天算之学,生平著述等身,而精勤惕厉,未尝一日废书不观也。清 王韬《瀛壖杂志》卷六
基础信息
拼音zhù shù děng shēn
注音ㄓㄨˋ ㄕㄨˋ ㄉㄥˇ ㄕㄣ
感情著述等身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作品多。
近义词著作等身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铁板钉钉(意思解释)
- 青天霹雳(意思解释)
- 绿林豪客(意思解释)
- 不过尔尔(意思解释)
- 八斗之才(意思解释)
- 举重若轻(意思解释)
- 胸有成竹(意思解释)
- 鬼瞰其室(意思解释)
- 珠宫贝阙(意思解释)
- 反面无情(意思解释)
- 吃不了兜着走(意思解释)
- 粗服乱头(意思解释)
- 三三两两(意思解释)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释)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意思解释)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释)
- 无影无踪(意思解释)
- 唯利是图(意思解释)
- 足不出门(意思解释)
- 义不容辞(意思解释)
- 进进出出(意思解释)
- 似曾相识(意思解释)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释)
- 举足轻重(意思解释)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释)
- 顾影自怜(意思解释)
- 振聋发聩(意思解释)
- 高步通衢(意思解释)
※ 著述等身的意思解释、著述等身是什么意思由文户修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 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
| 僧多粥少 |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
| 以小见大 | 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
| 将计就计 |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 |
| 紫陌红尘 | 紫陌:京城的道路;红尘:尘埃。指京城道上非常热闹,尘土飞扬。形容京城繁华或比喻虚幻的荣华。 |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
| 旧地重游 | 重新来到曾经居住或游览过的地方。 |
| 臭名远扬 |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
| 临危受命 |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
| 饿虎吞羊 |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 走南闯北 |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
| 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 遗世绝俗 |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 举目无亲 | 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 |
| 东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 头上末下 | 第一次,初次。 |
| 绝路逢生 | 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
| 一弹指顷 | 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
| 池鱼之殃 | 比喻因牵连而无端遭到的祸害。 |
| 断子绝孙 | 指没有子孙后代。多用作诅咒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