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心之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诛: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0回:“那时他虽满嘴只说未将剪子带来,其实只想以手代剪。这个‘撕’字乃诛心之论,如何不切!”
例子你那里晓得,那时他虽满嘴只说未将剪子带来,其实只想以手代剪。这个“撕”字乃诛心之论,如何不切!(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
基础信息
拼音zhū xīn zhī lùn
注音ㄓㄨ ㄒ一ㄣ ㄓ ㄌㄨㄣˋ
繁体誅心之論
感情诛心之论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揭穿别人动机的批评和深刻的评论。
近义词诛心之律
英语penetrating criticism(exposure of somebody's ulterior motive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苦中作乐(意思解释)
- 夸大其词(意思解释)
- 学以致用(意思解释)
- 引鬼上门(意思解释)
- 山雨欲来风满楼(意思解释)
- 处实效功(意思解释)
- 和风细雨(意思解释)
- 安于现状(意思解释)
- 惊心动魄(意思解释)
- 以身试法(意思解释)
- 半吊子(意思解释)
- 刀光剑影(意思解释)
- 画地为牢,议不入(意思解释)
- 令人作呕(意思解释)
- 举直错枉(意思解释)
- 之子于归(意思解释)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知往鉴今(意思解释)
- 信口开河(意思解释)
- 牵肠挂肚(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超然绝俗(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意思解释)
- 竹篮打水一场空(意思解释)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释)
- 为虎作伥(意思解释)
※ 诛心之论的意思解释、诛心之论是什么意思由文户修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革风易俗 | 改变风气和习俗。 |
| 绿林大盗 | 指聚集山林的强盗。 |
| 吉星高照 | 吉星:指福、禄、寿三星;古人以为吉祥之星。吉祥之星高高照临。借指能带来吉祥的人或事物。 |
| 响答影随 | 如应声和答、形影相随。比喻两者紧密相连。 |
| 百川归海 | 百川:泛指大小江河。所有江河最终都流入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
| 天之骄子 | 骄子:宠儿。老天爷的宠儿。汉朝人因匈奴极为强盛而称之为“天之骄子”;意即匈奴为天所骄宠。现指条件极其优越;特别幸运的人。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贡献的人。 |
| 花拳绣腿 |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 |
| 万里长城 |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
| 色中饿鬼 |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
| 归马放牛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 珍楼宝屋 | 珍奇的楼阁,华丽的房屋。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 |
| 胜友如云 |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 忙不择价 |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 |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 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 慌不择路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也作“动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
| 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
| 望尘靡及 | 见“望尘莫及”。 |
| 面授机宜 | 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
| 驰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灵。 |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