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时养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遵:遵循,按照;时:时势;晦:隐藏。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
出处《诗经·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
例子仆拟遵时养晦,以待政府之稔恶,其时排去一二佞人,有如摘果。(章炳麟《致伯中书》四)
基础信息
拼音zūn shí yǎng huì
注音ㄗㄨㄣ ㄕˊ 一ㄤˇ ㄏㄨㄟˋ
繁体遵時養晦
感情遵时养晦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等待时机。
近义词遵养时晦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功亏一篑(意思解释)
- 倒栽葱(意思解释)
- 万众一心(意思解释)
- 戒骄戒躁(意思解释)
- 惜指失掌(意思解释)
- 扬幡擂鼓(意思解释)
- 野没遗贤(意思解释)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释)
- 诈奸不及(意思解释)
- 己溺己饥(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志(意思解释)
- 作壁上观(意思解释)
- 动魄惊心(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牛骥同槽(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释)
- 老牛舐犊(意思解释)
- 人尽其才(意思解释)
- 师严道尊(意思解释)
- 材优干济(意思解释)
- 振聋发聩(意思解释)
- 钜学鸿生(意思解释)
- 同功一体(意思解释)
- 黯然神伤(意思解释)
- 亡羊补牢(意思解释)
- 连篇累牍(意思解释)
※ 遵时养晦的意思解释、遵时养晦是什么意思由文户修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一手遮天 | 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
| 国中之国 | 指一个国家内不受中央政权统辖的政权或地方。 |
|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 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 |
| 敌众我寡 | 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多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
| 顾后瞻前 | 同“瞻前顾后”。 |
| 气充志骄 | 谓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
| 举重若轻 |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
| 胆寒发竖 | 形容恐怖之极。 |
| 仰屋著书 |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 流离转徙 |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 |
| 喜新厌旧 |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
| 极重不反 | 同“极重难返”。 |
| 不翼而飞 | 翼:翅膀;不翼:没有翅膀。没有翅膀就飞走了。形容消息等流传迅速;也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作“无翼而飞”。 |
| 结驷连骑 |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
| 纷乱如麻 | 麻:麻团。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 |
| 国泰民安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 珠玉之论 |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 珠还合浦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 闲情逸趣 | 同“闲情逸致”。 |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 热气腾腾 |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
| 时运亨通 | 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 显亲扬名 | 显:使显赫;扬:传扬。使父母宗族显耀;张扬自己的声誉。指中举、立功、做官的荣耀。 |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