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ánmián

缠绵


拼音chán mián
注音ㄔㄢˊ ㄇ一ㄢˊ

繁体纏綿


缠绵

词语解释

缠绵[ chán mián ]

⒈  牢牢缠住,不能解脱,指久病。

缠绵日久不愈。——《西游记》

lingering;

⒉  委宛动人。

情意缠绵。

moving; touching;

⒊  说话纠缠不清

不知宝玉口内还说些什么,只觉口齿缠绵,眼眉愈加饧涩。——《红楼梦》

pester;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缠绵”。 情意深厚。

晋 陆机 《文赋》:“誄缠緜而悽愴,铭博约而温润。”
唐 张籍 《节妇吟》:“感君缠绵意,繫在红罗襦。”
元 丁鹤年 《采莲曲》:“採莲復採莲,藕亦不可弃。中有不断丝,似妾缠绵意。”
蠡勺居士 《<昕夕闲谈>小序》:“邪正之辨不可混,善恶之鑑不可淆,使徒作风花雪月之词,记儿女缠绵之事,则未免近於导淫,其蔽一也。”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七:“一对男女从互相吸引到终于恋着,中间总不免说些应有的近于痴迷又像有点儿肉麻的缠绵话,他们却缺漏了那一段。”

⒉  引申为爱悦;亲近。

清 程麟 《此中人语·广寒宫扫花女》:“遂与 郑 为夫妇,缠绵数十年。”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八章:“两个人从此便缠绵起来,也无话不说。”

⒊  固结不解;萦绕。

晋 潘岳 《寡妇赋》:“思缠緜以瞀乱兮,心摧伤以愴惻。”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祸福交错乎倚伏之间,兴亡缠绵乎盈虚之会。”
明 何景明 《送崔氏》诗:“苟非同根蒂,缠绵安得固?”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闻笛动情》:“幽恨缠绵,思之成疾。”
冰心 《往事(二)》三:“抑郁缠绵,作茧自缚的情绪,总是太‘人间的’了。”

⒋  纠缠。

晋 陶潜 《祭从弟敬远文》:“余尝学仕,缠绵人事。流浪无成,惧负素志。”
宋 苏轼 《和陶<饮酒>》之一:“我不如 陶生,世事缠緜之。”
元 李文蔚 《蒋神灵应》第三折:“他退一步非灾怎免,退一步横祸缠绵。”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三:“刘三金 越讨厌他,他越是缠绵,越是不丢手。”

⒌  病久不愈。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凝圆寺》:“宋云 远在絶域,因瞩此芳景,归怀之思,独軫中肠,遂动旧疹,缠绵经月。”
五代 齐己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诗之九:“开时闻馥鬱,枕上正缠绵。”
明 张居正 《给假治疾疏》:“病根未除,缠绵至今。”
茅盾 《一个女性》六:“母亲的病只是不轻不重的缠绵着。”

⒍  犹绵绵。连续不断。

孙中山 《建国方略·动议》:“时间动议,最妙能发于开始之前,其用处一面在防止缠绵之讨论,而同时又使能得适度之讨论。”
苏曼殊 《无题》诗:“罗幙春残欲暮天,四山风雨总缠绵。”
刘大白 《我愿》诗:“当你一心念我的时候,念一声‘我爱’,掐一粒念珠;缠绵不绝地念着。”

国语辞典

缠绵[ chán mián ]

⒈  纠结缠绕,无法摆脱。

《文选·张载·七哀诗二首之二》:「丘陇日已远,缠绵弥思深。」
《红楼梦·第五回》:「因近来风流冤孽,缠绵于此处。」

冷淡

⒉  绵长久远。

晋·干宝〈晋纪总论〉:「故其积基树本,经纬礼俗,节理人情,恤隐民事,如此之缠绵也。」

⒊  宛转动听。

《红楼梦·第九回》:「性情体贴,话语缠绵。」

分字解释


※ "缠绵"的意思解释、缠绵是什么意思由文户修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千奇百怪灵异惊悚危险重重的经历,悱恻缠绵儿女情长香艳火辣的都市恋情,《流氓公子爷》一一揭晓。

2.这里的雨总是很缠绵绵的,藕断丝连的。

3.春雨像万条银丝从天上飘下来,春雨像美丽的珠帘垂在屋前,春雨像人工纺出的轻纱,丝丝缕缕缠绵不断。

4.连日缠绵床席,几令我有蹑穃担簦之叹。

5.一段段匪夷所思的战斗,一场场缠绵的孽缘在这样的乱世中凄迷的美丽。

6.往事如观流水。面对万千世事,有一种情怀成为我们挥之不去的缠绵,那就是母亲无微不至的哺育。

7.初升的太阳把光芒洒在大地,遍布荆棘的山林也倍觉新奇,林阴处想偿偿新意,摆脱缠绵的阴处走了千万里,看到了太阳在空中高高的挂起,阵阵的喜悦在心里满溢!

8.一阵爽飒的风儿吹过,那一棵棵婆娑的桂花树,随风摇曳起来了。桂花就好似金色的蝴蝶,又好似银色的彩带,缠绵的飘呀飘,飘落下来,飘到了地上,地上就像铺了一层金沙。

9.春来了,天空也淅淅沥沥下起了春雨,既清新怡人,又极尽缠绵,忽大忽小,宛如一个个活泼的音符,演奏出一曲又一曲雨的乐章,于是便有了赏雨的感觉,找回雨中的一种心境,观雨、听雨、戏雨,便觉各有韵味。

10.立春一过,春雨便纷纷扬扬地来了,那是春姑娘喜极而泣的眼泪,如丝如烟,如雾如梦,飘飘洒洒,缠缠绵绵,那朦胧中该蕴含了多少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