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gtái

阳台


拼音yáng tái
注音一ㄤˊ ㄊㄞˊ

繁体陽臺
词性名词

阳台

词语解释

阳台[ yáng tái ]

⒈  从房屋墙面伸出的平台。

verander; porch; balcony;

引证解释

⒈  后遂以“阳臺”指男女欢会之所。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 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 巫山 之女也,为 高唐 之客,闻君游 高唐,愿荐枕蓆。’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 巫山 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 阳臺 之下。’”
南唐 严续姬 《赠别》诗:“风柳摇摇无定枝, 阳臺 云雨梦中归。”
宋 曾觌 《菩萨蛮》词:“阳臺 云易散,往事寻思懒。”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演舞》:“青簇簇花笼蝉鬢,软迷离似 阳臺 一片云。”

⒉  即 王屋山。参见“王屋”。

唐 李商隐 《寄永道士》诗:“共上云山独下迟, 阳臺 白道细如丝。”
朱鹤龄 注:“《真誥》:‘ 王屋山,仙之别天,所谓 阳臺 是也。始得道者,皆诣 阳臺,是清虚之宫也。’”
刘学锴 案:“‘ 阳臺 白道’即 王屋山 上之细径。”

⒊  楼上房间外面的小平台。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九:“我走过她的门前,常常看见她坐在阳台上。”
韩北屏 《金字塔的启示》:“我坐在 开罗 ‘岛屿之宫’旅店的阳台上,俯瞰平静的 尼罗河。”

国语辞典

阳台[ yáng tái ]

⒈  楼房的平台。有栏杆,可在此晒衣物,或登眺、乘凉。

⒉  语出为男女合欢的处所。

《文选·宋玉·高唐赋序》:「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人去阳台,云归楚峡。」
《聊斋志异·卷四·狐谐》:「既不赐见,我辈留宿,宜勿去,阻其阳台。」

⒊  山名。在湖北省汉川县南。一说在四川省巫山县境。

分字解释


※ "阳台"的意思解释、阳台是什么意思由文户修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阳台上那些道貌岸然可尊可敬的先生们彼此一阵交头接耳,贝灵汉总督表达了这阵窃窃私语的主旨,他说话时语气庄重威严,不过仍含有对他招呼着的那年轻牧师的尊敬。

2.小猫还喜欢在阳台上散步。但每次都会把花盆里的一株芦苇拔掉,用爪子把芦苇四分五裂,弄得芦苇碎片满地都是。你见了虽有点埋怨,但绝不会责打它,因为它是多么地活泼、可爱,天真无暇。

3.雨像一位淘气的小孩,从天上跳了下来。看,那边的树在雨中翩翩起舞;那边的小草在雨中欢乐的歌唱着;阳台上的兰花,再努力的吸取着这甘甜的雨露。他跳到雨伞上,跳了一会儿舞,累了就从雨伞上溜下来。

4.啪,啪,僵尸狗在千钧一发之际用两只肉爪搭住了阳台的边缘。

5.外面越来越黑,乌云从北面铺天盖地地压了过来,六点多钟的天空黑得好像半夜。紧接着狂风大作,我家阳台上的花被吹得东倒西歪。伴随着狂风而来的是隆隆的雷声和倾盆大雨。一时间,整个世界好像泡在了水里。

6.在我家那不大的房间里,从卧室到客厅到走道到阳台,甚至连厨房里,到处是或盆栽、或瓶栽、或吊挂着的千姿百态、或真或假的花草。

7.这座城市正在降温,十一月的太阳脆弱得如同扉页,署名被时间染黄,打开就是秋天,从阳台一路坠落,成为全书的最后一篇。

8.隔壁的小猫被夹在外边阳台上,由于没人打不开门,我们也爱莫能助。

9.姐姐竟一下子坐了起来,撩开被子,跳下床来,捧起花盆,急急忙忙地奔向阳台。

10.摆放在阳台的各个角落,在阳光的照耀下,赏心悦目,既是一幅图画,也是一种风景,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欣赏着,心中荡漾着别样的幸福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