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的笔顺分步演示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渡
〈动〉
(1) (形声。从水,度声。本义:渡过,过水)
(2) 同本义 [ferry sb. through]
渡,济也。——《说文》。朱骏声曰:“子史皆以度为之。”
度江河,亡维楫。——《汉书·贾谊传》。按,后世分用,渡河不写作“度。”
然后渡扬子江。——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渡仔(渡子。摆渡的人);渡杯(比喻高僧的行踪);渡客(乘船,渡江河的人);夜渡沅江
(4) 通过,由此地、此时移到彼地彼时 [pass]
茅飞渡江洒江郊。——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又如:渡径(从小路走来)
(6) 引导 [lead]。如:渡引(引导人离俗出家);渡愚蒙(使脱离愚昧)
词性变化
◎ 渡
〈名〉
(1) 摆渡处(常用于地名) [ferry]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 韦应物《滁州西涧》
(2) 渡船 [ferry boat]
火照放下被卷,也蹲下来,等候搭渡。—— 陈残云《香飘四季》
康熙字典
渡【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徒故切《正韻》獨故切,
音度。《說文》濟也。《廣雅》去也,通也。
又通作度。《前漢·賈誼傳》度江河亡維楫。《集韻》或作
。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渡【卷十一】【水部】
濟也。从水度聲。徒故切
说文解字注
(渡)濟也。上文濟篆下無此義。此補見。邶風傳曰。濟、渡也。方言曰。過度謂之涉濟。凡過其處皆曰渡。假借多作度。天體三百六十五度。謂所過者三百六十五也。从水。度聲。徒故切。五部。
包含《渡》的名句
-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出自:郑谷 《淮上与友人别》
-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出自:刘孝威 《采莲曲·金桨木兰船》
-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出自:刘长卿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
芳草平沙,斜阳远树,无情桃叶江头渡。
出自:张翥 《踏莎行·芳草平沙》
-
平沙芳草渡头村。绿遍去年痕。
出自:洪咨夔 《眼儿媚·平沙芳草渡头村》
-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
出自:刘将孙 《踏莎行·闲游》
-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出自:杜牧 《齐安郡晚秋》
-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出自:刘皂 《旅次朔方》
-
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
出自:谢逸 《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出自:储光羲 《江南曲四首》
- 渡的词语 组词
- 渡的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