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的笔顺分步演示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鬓
鬢
〈名〉
(1) (形声。从髟( ),宾声。“髟”,意思是头发长。“髟”的字多与毛发有关。本义:颊发。两颊两旁近耳的头发) 同本义 [sideburns]
鬓,颊发也。——《说文》
美鬓长大则贤。——《国语·晋语》
连发曰鬓。——《释名》
两鬓苍苍十指黑。——唐· 白居易《卖炭翁》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2) 又如:鬓影(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鬓发霜侵(鬓发花白)
康熙字典
鬢【亥集上】【髟部】 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集韻》《韻會》
必刃切,音儐。《說文》頰髮也。《釋名》鬢,峻也。所居高峻也。《又》其上連髮曰鬢。鬢,濱也。濱,崖也。爲面頰之崖岸也。《晉語》美鬢長大則賢。《註》鬢,髮類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鬢【卷九】【髟部】
頰髮也。从髟賓聲。必刃切
说文解字注
(鬢)頰髮也。謂髮之在面旁者也。晉語。美鬢長大則賢。韋昭曰。鬢、髮穎也。明道本如是。他本穎作類。非。髮穎者、穎禾末。近於
。似人頸。故錐刀皆有穎。髮亦有穎。髮以項爲下。上至於頂。至於堖葢。而旁至於頰則謂之鬢。鬢者、髮之濱也。似禾穎之在末。禾之老、先
而後莖。髮之老而白也、先鬢而餘髮繼之。項髮冣後。韋語俗多不解。故詳說之。釋名曰。在頰耳旁曰髥。其上連髮曰鬢。鬢曲頭曰距。从髟。賓聲。必刄切。十二部。
包含《鬓》的名句
-
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
出自:李白 《怨歌行》
-
看雪飞、苹底芦梢,未如鬓白。
出自:吴文英 《瑞鹤仙·秋感》
-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出自:姜夔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出自:殷尧藩 《端午日》
-
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
出自:尹式 《别宋常侍》
-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出自:郑谷 《菊》
-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出自:戴叔伦 《除夜宿石头驿》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出自:李商隐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出自:宋江 《满江红·喜遇重阳》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出自:杜甫 《登高》
- 鬓的词语 组词
- 鬓的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