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的笔顺分步演示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半
〈形〉
(1)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2) 同本义 [half;semi-]
半,物中分也。——《说文》
今汉有天下太半。——《汉书·高帝纪上》
士卒食半。——《汉书·项籍传》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半匹红绡一丈绫。——唐· 白居易《卖炭翁》
身已半入,只露尻尾。——《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太半(三分之二);半日;半工;半升
(4) 中 [in the middle;halfway]。如:半山腰;半大;半路;半道;半截腰
(5) 部分的,不完全的 [partly;about half]
犹抱琵琶半遮面。——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6) 又如:半自动;半老头;半工半读;半半拉拉;半死;半信半疑;一知半解
(7) 比喻极少的 [very little]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史记·魏公子列传》
(8) 又如:一星半点;半歇(一会儿);半星儿(半点儿);半丝麻线(些微私弊)
康熙字典
半【子集下】【十部】 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
博漫切,般去聲。《說文》物中分也。从八从牛。牛爲物大,可以分也。《易·繫辭》思過半矣。《禮·學記》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韓非子·內儲篇》疑也者,以爲可者半,不可者半。
又《集韻》《韻會》《正韻》
普半切,音泮。大片也。《前漢·李陵傳》令軍士人持二升糒,一半冰。《註》師古曰:半,讀曰判。判,大片也。
又《韻補》叶
眠切,音鞭。《道藏謌》遊雲落太陽,颰景凌三天。千秋似淸旦,萬歲猶日半。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半【卷二】【半部】
物中分也。从八从牛。牛爲物大,可以分也。凡半之屬皆从半。博幔切
说文解字注
(半)物中分也。从八牛。牛爲物大。可㠯分也。故取牛會意。凡半之屬皆从半。博幔切。十四部。
包含《半》的名句
-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出自:杜牧 《早雁》
-
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出自:李白 《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
数树梨花,晚风吹堕半汀鹭。
出自:吴文英 《齐天乐·新烟初试花如梦》
-
雷雨窈冥而未半,皦日笼光於绮寮。
出自:左思 《三都赋》
-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出自: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
-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出自: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
-
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
出自:纳兰性德 《送荪友》
-
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
出自:王元鼎 《醉太平·寒食》
-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出自:颜仁郁 《农家》
-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出自: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 半的词语 组词
- 半的成语
